收藏 分享(赏)

董氏奇穴相关理论_4教学文档.ppt

上传人:中医古书 文档编号:9875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董氏奇穴相关理论_4教学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董氏奇穴相关理论_4教学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董氏奇穴相关理论_4教学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董氏奇穴相关理论_4教学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董氏奇穴相关理论_4教学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肆对应平衡针法 对应取穴法是一种取穴简单 效果卓著的针灸疗法 这种针法很受广大针灸医师的喜爱 董师在这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临床经验亦很丰富 这里整理董师及个人的经验 以及一般流传之此类针法 略作叙述 对应取穴法为何效果显著 这是因为阴阳学说认为 在自然现象中 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形式 总是分为阴阳两种属性 并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状态 人体各部都有阴阳对立面的存在 例如上为阳 下为阴 胸腹在内为阴 背腰在外为阴 经络也分为手足 上 下 阴阳两大类 分布于人身 并如环无端 运行全身 保持着身体的动态平衡 而人身左右两侧经脉的经气也是互相影响的 人在行走时必是左右手足交叉配合活动 而不是以同侧的形式

2、运动 这样又维持着上下左右交叉的大的平衡 古人即以此采巨刺 缪刺等针法广泛的治疗多种疾病 一 对应方法对应取穴法之对应 董师常用者计分九法 即等高对应 手足顺对 手足逆对 手躯顺对 手躯逆对 足躯顺对 足躯逆对 上下对应 前后对应等九种 现即将各对应法简述如后 一 等高对应法即在痛点对侧相等部位针灸 左侧病痛可取右侧等高点 右侧病痛也可取左侧等高点 例如左曲池穴点痛可针右曲池 左合谷穴痛可取右合谷等 这种针法在没有经络或穴道之痛点对侧亦可施针 极为方便 二 手脚顺对法将上肢与下肢顺向并列对置 以肘与膝为对应中心点 可有下列对应 即肩与髋 上臂与大腿 肘与膝 下臂与小腿 手与脚 如髋部有病 可取

3、肩部穴位为主施治 膝部有病取曲池或尺泽 肘后歌 施治 反之肩部有病也可取髋部穴位施治 肘部有病也可取膝部穴位施治 董师即常以肩中穴治髋痛 个人亦常以小节穴治脚踝痛 即系此一对应之运用 此法应用最多 在 通经取穴法 中已有详细介绍 可参考之 三 手脚逆对法将上肢与下肢呈逆向排列 可有如下对应 即肩与足 上臂与小腿 肘与膝 下臂与大腿 手与髋 如足踝部有病可取肩部穴位治疗 大腿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 反之肩部有病可取足部穴施治 下臂有病也可取大腿穴施治 董师常取手上灵骨 后溪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 个人亦常取支沟 外关治大腿痛酸 均系此一原理之应用 四 手躯顺对法上肢除与下肢有对应关系外 与躯干亦有对应

4、关系 将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呈顺向并列对置 则有如下对应 即上臂与胸 或背 脘 肘与脐 腰 下臂与下腹 腰骶 手与阴部 如腰骶或下腹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 阴部病可取手部穴治疗 反之下臂病也可取下腹或腰骶部穴位施治 董师以大间等五个间穴治疝气即与此一原理有关 五 手躯逆对法将上肢与躯干呈逆向并列 可有下列对应关系 即手 腕 与头 颈 前臂与胸 背 脘 肘与 腰 上臂与下腹 或腰骶 肩与阴部 如胸脘有病可取前臂穴位施治 下腹有病可取上臂穴位施治 反之前臂及上臂有病 亦可取胸脘及下腹穴位施治 董师以肩部之天宗 云白等穴治妇科阴道病 目前流行之手针以手指治头部都与此一原理有关 六 足躯顺对法下肢除与上肢

5、有对应关系外 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 将下肢与躯干顺向并列对置 则有如下对应 即大腿与胸 背 脘 膝与脐 腰 小腿与下腹 腰骶 足与阴部 如胸背有病可针大腿 下腹有病可针小腿 反之大腿及小腿有病 亦可在胸腹施治 临床常以内庭治经痛 大敦 隐白治崩漏 以及复溜治腰骶痛 三阴交治下腹病 等 其运用皆与此一原理相合 七 足躯逆对法将下肢与躯干呈逆向排列 可有下列对应关系 即足与头 踝与颈项 小腿与胸 背 脘 膝与脐 腰 大腿与下腹 腰骶 如胸脘有病可针小腿 下腹有病可针大腿 反之胸脘及下腹亦能治大小腿病 临床常以临泣治偏头痛 陷谷治阳明头痛 束骨治后头痛 董师亦以正筋 正宗治颈项不适 都与此一对应法有关

6、 将上述方法列表如下 归结上述第五 七两项之手躯逆对及足躯逆对两法 手指可对应于颈顶 因此等同于百会 神庭等穴 是以井穴能治神志病变 急救能治中风急症 如厉兑 隐白常用治疗梦魇不宁 大敦 少商共享合称鬼哭穴 治疗痴癫之症 腕踝相当于颈部 除前述正筋治颈强外 亦常用腕踝穴位治颈项病 如列缺治颈项强痛 八 上下对应法除了手与脚及手脚与躯干的对应外 还有头部的上下对应 当然头与脚也是上下对应 这又可分为 1 头部自身上下对应 头与喉对应 百会能治喉部病 2 头与尾骶对应 例如临床以骶部之长强治癫狂之脑病 以头部之百会治疗脱肛就是常见的例子 董师亦常以通宵穴治头痛 也是此原理之运用 3 头脚对应 头顶

7、对应于脚底 常以涌泉穴治头顶痛 也可用百会治脚底痛 九 前后对应法人身前后胸腹及腰背也有着阴阳对应 临床上有俞募穴的应用 此为人所共详 而腰背胸腹局部之间也相互对应 例如腰部疼痛 可在其对应之腹部位置针刺 取得平衡调和 即可达到止痛目的 比如说 腰部肾俞部位痛 肾俞距腰脊命门穴一寸半 可以在腹部天枢穴 距肚脐二寸 肚脐与命门穴相对 内开五分针刺 此外头部也有前后对应 例如常以项前之承浆治颈部强硬及疼痛 以颈部之哑门治疗口喉不能发声及吞咽等 二 针法上述各种对应法之取穴 一般先辨知病痛点属于那一经格 然后选一对应法在其对应部施针 取穴以同名经为主 例如肩痛患处在手阳明即手太阳经部位 若以 手脚逆对法 取穴 则可取足踝部足阳明及足太阳穴位施治 又如鼠蹊部痛 痛点为足阳明经所过 若按 手足顺对法 可取肩部手阳明经穴施治 肩颙穴有效 若按 手足逆对法 则可取手掌部手阳明经穴位施治 灵骨穴有特效 若对应部位无十四经穴位可取 则可在对应部位找压痛反应点针治 或按比例找部位施治 或取最邻近之穴位施治 都能收到疗效 例如承山穴痛 可在前臂部太阳经中点取穴 上述各种取穴 按经验以左取右 右取左为佳 至于任督脉之病痛 则以任脉取少阴经 督脉取太阳经为主 因少阴夹任 太阳夹脊 手足逆对 手躯顺对 手躯逆对 躯干 足躯逆对 足躯顺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道易五术书社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本文标题:董氏奇穴相关理论_4教学文档.ppt
链接地址:https://m.5shubook.com/p-9875.html
当前位置:首页 > 道医/中医/方剂/针灸 > 针刺针灸 > 董氏针灸

限时特惠包年VIP

copyright@  五术书店www.5shubook.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13546号-3   客服QQ:27+02+52+1998

免责声明:本站资源由网站会员上传分享,网站有监管的责任,但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若有纠纷或资料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